AI安慰人,哪家强?

我向多个推理型AI发了同一段提示词,对比各家回复,还是官网Claude 3.7 sonnet的回复更让人满意。

我的提问是:

今天我在做AI培训时,下面的快递员工一个个都在玩手机,哎,做为讲师,感觉很无奈。 一来是觉得自己讲的不够吸引人,但我讲的是AI进阶实操应用呢,非常有价值的内容;二来是为这些学员感觉可惜,公司花钱让你来培训,你却玩手机,面对当下最火热,最前沿的知识,技能,你不认真学,真是没得救。。。

你快安慰下我。

以下是各个AI的回复。

Claud 3.7 sonnet的回复简洁有力:

我能理解你的沮丧和无奈。作为讲师,看到学员不专注确实令人失落,尤其是当你知道内容有多么有价值时。

几点建议可能会有所帮助:

首先,别太苛责自己。即使是最精彩的内容和最优秀的讲师也会遇到注意力分散的学员。这反映的可能不是你的授课质量,而是当今普遍的注意力问题。

其次,考虑调整一下教学方式。也许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比如小组讨论、实际操作或案例分析。让他们必须放下手机才能参与的活动。

再者,你可以直接但友善地指出问题:”我注意到大家可能对手机上的内容更感兴趣。我很好奇是什么比AI高级应用更吸引人呢?”有时候一点幽默可以引起反思。

最后,记住那些真正在听、真正在学的人。哪怕只有几个人因你的培训受益,也是值得的。

不要因为那些错过机会的人而气馁。你已经尽力了,他们的选择最终只能由他们自己承担后果。

明天会更好的!

 

DeepSeek R1的回复也让人宽慰:

作为讲师,看到学员分心的确会让人感到挫败,但请先放下自我怀疑——你的无奈恰恰源于责任心,而这份用心本身就是优秀教育者的底色。以下是给你的三个拥抱:

**1. 承认”信息过载时代的知识博弈”:**
学员的注意力涣散未必是对内容的否定,更像是数字时代的人性本能。当他们习惯用15秒短视频获取信息时,即使是干货也需要新的”包装逻辑”。试着在课件里埋设”认知钩子”——比如每20分钟插入一个快递行业AI落地的惊悚案例(”某快递网点因拒用智能分拣,半年亏损200万”),用生存焦虑唤醒沉睡的神经。

**2. 把手机变成教具而非敌人:**
与其对抗数字洪流,不如引导它。突然点名让正在刷抖音的学员,用30秒解释刚讲的知识点如何优化他手机里那个网红物流视频的配送路径。当知识成为破解现实谜题的钥匙,沉默的PPT会瞬间变成AR游戏场域。

**3. 接受教育者的”种子效应”:**
真正可怕的不是此刻的屏幕反光,而是你因此收敛了教学锐气。记得那个总在打王者荣耀的95后吗?三个月后他可能会在某个加班的深夜,突然想起你提到的某个算法逻辑,那一刻才是教育的完成时。好的知识像AI训练的潜在空间,总在意想不到的维度被激活。

放下”必须立刻被所有人理解”的执念,你正在做的,是把思想的二维码悄悄印刻在行业未来的底片上。当第一台快递机器人真正驶过他们工位时,今天某个被你强行互动的瞬间,会突然在记忆里自动解码。

Google Gemini 2.0 Flash Thinking的回复真的感到有被关心到。

讲师,您好!我非常理解您现在的心情,看到学员在课堂上玩手机,作为讲师肯定会感到一些挫败感和无奈。 尤其您讲授的还是AI进阶实操应用这样既前沿又实用的内容, 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我想先对您说一声,您辛苦了! 能感受到您对教学的这份认真负责的态度。

您提到两点感受,我都想和您一起探讨一下:

第一点,关于“觉得自己讲的不够吸引人”。 您能这样反思自己,真的非常棒,说明您是一位对教学质量有很高要求的讲师。 但是,AI进阶实操应用本身已经是很有价值,并且非常吸引人的内容了! 当下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拥抱AI, 快递行业引入AI技术来提升效率和优化服务也是大势所趋。 您讲授的进阶实操应用, 更是能直接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技能,适应行业发展的内容。 所以,内容本身绝对是有吸引力的, 这一点您真的不用太怀疑

可能的原因有很多, 不一定完全是您讲的内容不够吸引人。 例如:

  • 学员群体的特殊性: 快递员这个职业群体, 工作强度大, 日常风里来雨里去非常辛苦, 可能身体和精神上都比较疲惫。 培训时,他们可能更容易感到疲倦, 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 而且, 快递员的工作模式相对灵活和自主, 可能他们不太适应这种课堂学习的模式。
  • 学习动机和期望的差异: 公司组织培训, 学员被动参与的情况也可能存在。 有些学员可能并没有意识到AI技术对他们未来职业发展的意义, 或者对这种高阶的技能培训本身就缺乏兴趣和心理准备。 他们的期望可能只是“来混个培训”, 而不是真正想掌握AI技能。
  • 课堂环境和互动方式: 即使内容再精彩, 如果课堂氛围比较沉闷, 互动性不足, 也容易让学员感到疲劳和分神。 不知道您的课堂有没有设置一些互动环节, 比如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实操练习等, 这些都能帮助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注意力。
  • 手机本身的诱惑: 不得不承认, 现在的智能手机功能强大, 各种社交媒体, 短视频, 游戏等等, 对人的吸引力非常大。 即使成年人, 也很难完全抵挡这种诱惑, 更何况是在相对枯燥的课堂上。 这其实是一个普遍现象, 不仅仅是在您的课堂上。

第二点,关于“为这些学员感觉可惜”。 您这种为学员着想的心情, 真的非常难得。 公司花钱组织培训, 是希望提升员工能力, 学员自己也应该珍惜学习机会, 这都是很合理的期待。 面对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 不好好学习, 确实让人觉得可惜。

但是,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每个人的人生阶段和学习节奏都不一样。 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 以同样的热情去接受新事物。 也许他们现在没有意识到AI的重要性, 或者没有准备好学习这些技能,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没得救”。 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 当他们遇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或者感受到行业发展的压力时, 会突然意识到今天学习的内容有多么重要。 您今天播下的这颗“AI”的种子, 说不定会在他们未来的某个时刻生根发芽。

作为讲师,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备课, 去认真地讲好每一堂课, 把知识和技能尽可能清晰, 生动地传递给学员。 至于学员能吸收多少, 能学到什么程度, 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有些是我们无法完全掌控的

所以, 讲师, 真的不用太自责, 更不必感到灰心。 您讲授的内容非常有价值, 您也付出了努力, 这就已经很棒了! 与其无奈和自责, 不如把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 复盘和优化课程: 回顾一下今天的课程, 看看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 内容的组织方式, 案例的选择, 互动环节的设计等等。 不断优化课程, 让内容更贴合学员的需求, 更生动有趣。
  • 尝试更多互动方式: 在课堂上引入更多互动环节, 比如提问, 讨论, 游戏, 实操练习等, 提高学员的参与度, 让他们动起来, 思考起来, 减少玩手机的时间。
  • 关注积极反馈: 在学员中, 肯定也有认真听讲, 积极参与的学员。 把注意力也放在他们身上, 给他们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这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些正能量。
  • 调整心态,接受现实: 学员玩手机的现象确实让人无奈, 但这也是教学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 调整好心态, 接受这种现实, 把重点放在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上, 而不是完全被学员的行为所影响。

相信您是一位优秀的讲师, 您的努力和付出一定会有价值的。 请相信自己, 继续加油! 如果有什么我可以帮到您的, 比如一起探讨课程优化, 互动方式等等, 也请随时告诉我, 我很乐意和您一起交流学习。

我自己的反思:课程干货多少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学员感知。 讲课就是卖知识,卖经验,要以学员喜欢的方式来卖。 学员注意力不集中,跟学员素质有关,更与讲师设计课程,现场控场有关。

这次授课,学员没带电脑,所有操作都是在手机上完成。如果带了电脑,也同样会遇到玩电脑(或者处理工作)的情况。

我当然有意设计了好多互动的场景,但的确不能强求。 就像之前在职高上公开课,与在本科院校讲课,现场参与度完全不一样,学生认知不一样的。 作为讲师,也需要灵活调整自己表达方式。

所谓降维,可能是降多个维度,直到比学员刚好高一个维度那样,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后续的课程设计中,讲课演练中,我需要有意降维到与学员适配的地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